配套实施方案之十三
一、背景
——“十五”期间,我国残疾人体育活动活跃,残疾人身体素质明显提高;成功举办了第六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第三届全国特奥运动会;残奥、聋奥和特奥运动广泛开展,在全国已开展的体育项目达到30个,特奥运动员达到53万人。
——“十五”期间,我国残疾人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共夺得676枚金牌,尤其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在雅典残奥会上夺得金牌、奖牌双第一,中国聋奥代表团在第二十届聋奥会上夺得金牌总数第九名,首次进入聋奥会前十名,为祖国赢得了荣誉;成功申办2007年第十二届世界特奥运动会和2008年第十三届残奥会;参加国际残疾人体育组织并发挥积极作用。
为进一步做好残疾人体育工作,依据《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制定本方案。
二、任务目标
——进一步满足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的需求,展示残疾人体育才华,推动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
——按照“全民健身计划”和“奥运争光计划”总体要求,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开展残疾人自强健身活动,实现残疾人奥运争光目标,推进不同类别残疾人体育的均衡发展,使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人数逐年增加,体质明显增强。
——通过举办和参加重大国际、国内体育赛事活动,鼓励动员更多的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融入社会,超越自我,为国争光;扩大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进一步增强全社会对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三、主要措施
——各级政府要关心、重视和扶持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把残疾人体育工作纳入社会发展大局,为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创造条件;2006年制定国家发展残疾人体育事业规划,召开全国残疾人体育工作会议;各级残联、体育主管部门要制定规划,管理、指导、协调本地区残疾人体育工作,推动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发展。
——办好2007年第十二届世界特奥运动会和2008年第十三届残奥会;申办2010年第十届亚洲残奥会;办好2007年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和2006年、2010年第四届、第五届全国特奥运动会。
——组团参加2007年第十二届特奥运动会和2008年第十三届残奥会并取得与东道国地位相适应的成绩,为国争光;组团参加第九届远南运动会、第九届世界冬季残奥会、第二十一届聋奥会、第九届世界冬季特奥运动会、第十届亚洲残奥会及其他重大国际残疾人体育赛事,争取优异成绩。
——2007年前,建立健全省级残疾人体育管理机构;2008年后,中国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管理中心及各级残疾人体育机构要继续发挥作用;充分发挥中国残奥委会、中国聋奥委会、中国特奥委会以及地方各级残疾人体育组织社会化功能,整合资源,活跃基层残疾人体育活动;加强对残疾人体育管理人员的培养,2007年底形成一支1000人左右专兼职相结合充满活力的残疾人体育管理队伍。
——各级残联、体育主管部门和残疾人体育组织密切配合,开展残疾人自强健身活动,要协调相关部门,动员社会,依托城市社区康复站、农村乡镇文体活动站、特教学校、福利企事业单位,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社区体育设施、动员组织各类残疾人参加残健融合、康复健身的体育活动;基层体育工作者、残疾人工作者要掌握残疾人体育基本知识,积极组织残疾人开展体育活动;全民健身路径要充分考虑残疾人参加体育锻炼的需求,适当增加相应的设施。
——发展残奥、聋奥、特奥运动,广泛普及适合各类残疾人的体育活动。在“十一五”期间,残疾人体育人口达到15%以上,参加特奥运动的智力残疾人每年增加10%;肢体残疾人体育项目达到25个;视力残疾人体育项目达到10个;听力残疾人体育项目达到12个;智力残疾人体育项目(特奥)达到24个;每年举办20项次全国残疾人体育活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举办省级残疾人体育活动每年不少于10项次。
——特教学校要重视体育课程教学,组织适合残疾学生身心特点的体育活动;各级各类普通学校要创造条件为残疾学生组织适合其特点的体育活动,提高残疾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运动技术水平。把残疾人体育纳入体育院校、师范院校教学内容;有条件的体育院校、师范院校和各级体校要招收一定数量的优秀残疾人运动员入学,并为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竞赛训练提供帮助和支持。
——国家残疾人运动队采取集中、分散相结合的训练方式,坚持科学训练,建立训练、科研、医务监督和后勤保障体系;做好国家残疾人二线队训练工作,推动地方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为国家输送优秀残疾人运动员;加强残疾人体育队伍作风建设,坚决反对使用违禁药物和训练、比赛中的违规行为,保证残疾人运动员健康和残疾人体育的公平性、纯洁性,维护我国良好的国际形象。
——积极推进解决残疾人运动员等级评定、就学、就业和保险、奖励问题,把残疾人运动员培训纳入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计划,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参照《体育教练员职务等级标准》,研究开展残疾人体育教练员职称评定工作,培养一支高水平残疾人体育教练员队伍。2007年建立残疾人运动员、教练员和技术人员信息数据库。
——完善残疾人体育竞赛制度,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裁判员、分级员队伍,满足组织基层、国家、国际残疾人体育赛事需要。
——依托体育院校、科研院所在残疾人体育宏观发展、科学训练、竞赛、信息等领域开展科学研究,为残疾人体育发展提供支持。
——建设好国家残疾人体育综合训练基地,使之成为资源中心,发挥示范指导作用;规范国家级残疾人体育训练基地管理;2006年底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至少有一处残疾人体育综合活动场所作为残疾人体育资源中心,在残疾人自强健身活动和体育训练方面发挥示范指导作用;公共体育场馆设施要满足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并对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给与减免或优惠。
——加大残疾人体育宣传力度,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渠道普及残疾人体育知识,宣传残疾人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倡导扶残助残的社会风尚,提高公众对残疾人体育的认知程度,动员社会各界关心支持残疾人体育事业;2006年底前,编辑出版残疾人体育系列指导丛书。
——开发、研制残疾人体育器具、装备。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申办国际残疾人体育赛事,积累赛事组织经验,培养技术骨干队伍。
四、经费
——中央经费用于国家残疾人运动队的培养、训练,参加国际体育赛事。
——地方财政要逐步增加残疾人体育经费投入。
五、检查及总结
——结合重大国内外残疾人体育活动,总结经验,表彰先进,对为残疾人群众体育开展及组团参加重大国际赛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单位予以表彰。
——国家有关部门对各地残疾人体育活动、组织建设和训练场所建设进行督导检查。
——各地须根据本方案,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