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眼的世界是孤立而又异常敏感的,身体上的缺陷多导致的自卑感,让常人无法去体会盲人究竟经历了怎样的痛苦?这可能对于先天盲的人会好一些,他们更容易去接受这个黑蒙蒙的世界。而后天的盲人就会感到十分的痛苦,从光明到黑暗的转变,巨大的落差甚至会摧毁一个人,这也就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后天盲的人,长期蜗居家中、封闭自己。他们需要更久的时间,去面对这个现实、这个世界,去接受这个终生而陪伴的差异。
认识朱晨玮是十年前,盲人电脑培训班之时,这是他中途致盲后再一次重回课堂,一个特殊的课堂——盲人电脑培训班。当时,只看见他一人孤独的坐在教室的角落,情绪低落无声无息。这时我想起,毕飞宇的小说《推拿》中有一段话是这样写道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后天的盲人,没有童年、少年、青年和老年,在涅槃之后他们直接抵达沧桑,他们脸上的表情全是炎凉的内容,悲切的故事,那是活着全部隐秘。因为他们经历了两个世界光明与黑暗。两个世界的连接处是炼狱,失去了过去的一切联系,未来如茫茫大海不知去处?
当他的母亲叙述他那曾经辉煌的过去和如今的困境,如何使晨玮凤凰涅槃之后重塑自我、重拾信心,从而打开他那久久封闭的心扉,重新找到属于他的世界,重新回归社会这个大家庭。盲人中分为眼盲和心盲,但是眼盲之人有着强烈的求生意志和独立意志,他们上盲校学盲文,上网络学推拿,学知识学赚钱,从而养活自己,养活家人;而心盲之人只是懈怠自己,整日浑浑噩噩虚度光阴,他们像是一具没有灵魂的肉体,终日行尸走肉,虚掷年华。
而今,朱晨玮面临的就是两条路:做眼盲者?还是心盲者?当我深深的了解他的过去和现在后,心中有了路径,知道他的路在何方?他喜欢文学,首先通过盲人电脑应用培训,作为80后中途致盲的大学生,有着较为深厚的功底,他迅速掌握了盲人电脑的运用技能,通过这个平台,他再次连接了外面的世界,在网上也结交了许多先天盲、后天盲的朋友,从此他走进了盲人的圈子,更走向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2010年,他第一次参加了中盲协的全国盲人征文大赛,以一篇《筑起我心中新的长城》的征文,以自我为背景,道出失明后我的心情和心路。文中写道:虽然已经看不见了万里长城,但是通过登上八达岭的长城,重新筑起了他心中新的长城,而心中的长城永远屹立在他的人生道路上。他以虚实相间的笔法,描述了失明前和失明后两座长城,对他的影响力和推动力。从而一举荣获了全国盲人征文一等奖。2018年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中国残联30周年,他以一篇《墨海书香话残联》再次荣登全国征文一等奖。
盲人的成功比常人难上百倍,连生存都在挣扎,成功更像是百般挣扎后的奖品。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工作中,晨玮对学习的渴望、对知识追求,真正做到了诲人不倦、孜孜以求。2012年,在北京朱晨玮克服重重困难,拿到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那一夜间,晨玮的头发全都脱光了,真是了不得啊!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让人久久不能忘怀:读书使人明智,读书使人达礼,读书使人终生受益。如今手机电脑迅捷发展,盲人在家中就可以使用各类读屏软件,有声书籍,“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改变他的气质和心胸;正是通过读书,书中的思想、书中的精髓已经潜移默化的影响到了他的气质、谈吐和和胸襟。他说:身体到不了的地方,可以让书中的文字带你去。当今时代,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对于科技发展、文学艺术一无所知的话,就无法融入当今社会,享受高新科技所带来的便捷和快意。而如果你不能适应世界变化,最终会被自然淘汰。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已经一步步改善了不但是健全人而且是残障人的生活质量。真是通过网上晨玮认识千年古城苏州的三胞胎盲人姑娘小姚,通过交流他们终成眷属。有一次,在与晨玮的交谈中,他说自从有了女儿,在她天真的笑脸上,在她的笑声中,他终于体会到生活原来是有色彩的、是千姿百态的。他深深的感到:一个人躲在阴暗处会逐渐感到寒冷,而走到阳光下才能感到阳光的温暖、人间的温暖。
最美人间四月天,桃花细雨软绵绵。在诗意江南的西子湖畔,望着那朦胧烟雨的湖面,我忽然想起了一句话:我们看不见全世界,但是至少你可以做一件事,让全世界看见你。想到了东海之滨的上海,盲人朱晨玮他坐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援助热线工作室中,用热情细致的话语,为他人排忧解难、重拾信心。仿佛又看见晨玮在花园中与女儿嬉戏玩耍、笑声涟涟、其乐融融。
朱晨玮,他努力着、努力着让世界看到他,感受到他散发出的光芒、感受到他散发出的暖暖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