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记事以来,路上遇见盲人最醒目的就是那根出门不离手的竹杖,笃笃笃敲击着路面,凭杖左右伞扫地面,从手感来了解路面障碍物而蹒跚前行。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时常路遇一对年轻盲人夫妇,女的在前男的搭着她肩缓慢的走,女人手中拿的是红白条纹相间盲杖,这样更醒目的提醒路人、骑车人和开车人主动让行盲人。改革开放后,我家附近有个马路菜场,休息天就看到这对盲人夫妇也在摆摊卖袜子,盲杖躺在脚边,旁边坐着一个七八岁的健康女孩,是他们的女儿一起帮忙招呼客人,我在她们的摊位买了双袜子有过短暂对话,得知他们是盲人工厂的工人想在休息天通过这种方式多赚点钱,给孩子好一点的生活,这是我对视障人自强不息及辅具作用的最初的认知。九十年代后期我也进入了低视力残疾人群体,第一次接受辅具使用培训就是盲杖,现在的盲杖安装上了感应器,能检测路面有没有水、障碍物或有没有坑,棍上还按有一个夜间发光的灯,更方便盲人的出行了。
当人的视力受阻,陷入混沌暗浊,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无奈啊!又赶上下岗风潮,因已领了残疾证,总算有一份生活费,被列入待退休人员,无助的我找到街道残联想找点力所能及的活,虽然他们当时在按排工作上也无能为力,但是温暖却开始绵延不断地送上,最初是让我参加盲人定向行走培训,实实在在的体验到了导盲棍的作用。盲人电脑培训、插花艺术培训、各类知识讲座、视障电影的观摩、合唱团的合唱训练、星光读书会的中外文学史的几期听讲等等,让我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
这期间残疾人辅具的应用扩展很快,各类视障辅具通过助残员之手源源不断地送到我家,让我的生活便捷了,盲人手表、时钟、手握式有声电子秤、有声计算器、带光源的放大镜、带放大镜的指甲钳、电子体温表、单筒助视镜、听书机、适配眼镜、报时器、电话机等等。最可爱的是那个小小报时器,那年个人可以登陆上海残疾人辅具网页申领辅具,我就申请了这款小迷你,快递员送来一小盒,拆开就蹦出来一个鸽蛋大小的带着钥匙圈的白色扁椭形小玩意,摁下按钮就响起了标准普通话的报时声“现在时刻下午三点十六分,温度十九点七度”。哈,还报温度啊,真好。我对用手触摸不太敏感,听语音很方便,从此这小不点就成了我枕头边和口袋里的长客了。清晨的温度时报提醒穿衣及时加减,无微不至啊!那个体温表也是生活中的好助手,那年助残员小张送来一支电子体温表,我用过后非常方便,再也不用请家人帮忙看水银柱到几度,体温表自动发声了“三十八度三”。第一次从助残员手上领到听书机像一本袖珍书,只有83*58*14mm,很小, 储存量也不大1g,现在里面还存有 多年前我在市残联电脑中级 班上课的mp3,“ 文件夹操作题目,空行,操作要求”听到这曾经的声音,思绪被拉回到 欢快的课堂,那时电脑已经兴起,残联联合科技企业推出了一款适合视障人操作电脑的阳光软件,并开班指导视障人学习使用,那一期我们街道去了三个人学习,老张老封和我,我喜滋滋地带上了听书机,这是我的备用工具,自觉记忆力差耶,第一堂课下来是有点云里雾里,赶紧找老师把上课内容下载到听书机里 ,一天课程结束,听书机下载爆了,到家就让家人把阳光软件装上电脑,打开听书机复习上课内容,在电脑上练习操作,熟练后清空听书机内容,下次上课继续下载新课内容,每次第一堂课都是复习前一天的内容做题目,我们三人就比着谁做的快,就像回到了学生时代,都返老还童了,特兴奋。在听书机的助力下我完成了电脑初级和中级的操作培训,终于可以方便的在电脑上获取信息和知识,也可以在电脑上写写小习作娱乐娱乐。
看着给我生活带来便利和乐趣的各种辅具,眼前就闪现出一个个助残员的身影,是她、他们把残疾人的福利送到我的手中,让我感受到生活的温暖,生活的意义。科技兴国,科技强国是这个时代的最强音,辅具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前年又领到一部听书机,嗨!功能多了,可录音可收听电台节目,有32g的存贮,大容量电池,听着下载的有声世界名著的播音,这又是一件爱不释手的辅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