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不敢走盲道,因為不知道盲道上會有什么東西。”盲人李先生說。昨天是國際盲人節,盲人出行問題再一次被擺在大家面前。昨天,北京東城區盲人協會主席陳燕表示,盲道、導盲犬等都是盲人的眼睛,希望市民能幫助和包容盲人。
走訪 盲道多被佔用
“充值卡、飲料了啊。”一聲聲的叫賣聲源於一間擺在北辰橋下的小鋪。這間小鋪由三張桌子拼湊起來,桌子前面還拿石墩拉上鐵鏈圍住。在桌子下邊露出一截約20厘米的黃色盲道,其余的部分全被桌子佔用了。“我們這攤從早上7點開張,到晚上10點才收呢。”攤主熱情地介紹着,經記者提醒盲道被佔后,她便不再講話。記者發現,在車站、地鐵口或者繁華路段擺地攤的小販們經常將攤位擺在盲道上。
在宣武門路口北的便道上,四輛車停在盲道上,將整條盲道佔了大半。其中一輛車上放着車主的電話號碼。記者撥通電話,說明車子佔用盲道,但車主稱:“我在這裡住了20多年就沒見過有盲人。”在記者經過市區內的20余條街道中,有一半的盲道上都存在不同程度被佔用的情況。
經歷 根本不敢走盲道
“我現在從來不走盲道,因為走怕了。”住在遠大路的盲人李先生告訴記者,他每天從單位到宿舍需要走路15分鐘。“我在6年前時走過盲道,第一次走就被地鎖絆倒,摔斷了一隻胳膊。”此后他再也不走盲道了。“我認識的盲人或多或少都在盲道上摔倒過。”
黃女士在黃寺大街的一家按摩店工作,她上次走盲道還在10年前。“當時盲道被佔用得還不嚴重。”但近兩年她感覺情況變了。“記得一次用盲杖走着盲道,突然碰到了什么東西,就聽見‘滴滴滴’的汽車警報器的聲音,嚇得我趕緊往后退,差點摔倒。”
無奈 已經習慣被拒絕
“盲道、導盲犬、盲杖等工具,對於盲人來說,它們就是眼睛。”盲人調音師陳燕說。她的“眼睛”是一隻叫作“珍妮”的導盲犬。但帶著“珍妮”出行的她並沒得到預想中的便利。“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最容易被拒絕,其次是餐飲、商場等。”陳燕說,自己已經習慣了被拒絕的感覺。“經常和工作人員溝通很久才放行導盲犬。他們不知道,珍妮是我的眼睛。普通人能進入商場卻把眼睛留在門口嗎?”陳燕也表示:“盲道走起來風險太大,我從不冒險。”
作為北京市東城區盲人協會主席,陳燕希望通過呼吁能改善盲人出行的環境。“希望大家能保護我們的‘另類’眼睛,在看見盲人出行不便時伸出友愛的手給他們幫助。你們的愛心就是我們的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