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老家有个高中生,高考成绩上了北京重点大学的录取线,就因他是残废人,无缘任何一所高校。人们为他惋惜,却也无能为力!这是倒数三四十年前的事了。而今,这样的事情绝不会发生。巨变起源于祖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新事物、新气象、新政策……一切都是新欣然的!就在三十年前,有了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自此,残疾人不再是残废人,残疾人有了为自己发言的娘家。我想象着,如果真有时光机,老家那位残疾学子肯定愿意穿越到今天和今后。
我想象不到的是,命运会安排我也成了残疾人。2000年,当人们迎来新世纪的曙光,我却再也看不到曙光了。失明就像一座大山横亘在我的人生路上。有人说,当一个人前有大山,后无退路,他就有故事了。可很久了,我还没为我的盲人故事想到如何开头。是残联帮我开了头。
那是2009年春天,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一个来电叫醒了我沉寂的日子。听声音不熟,我正要说“您打错了!”对方说出了我的名字,甚至知道我办理了残疾人证。我警觉地问,您是哪位?她说是呼市残联劳动服务中心的,我登记过信息。我这才想到,我在回民区残联办理了残疾人证后,就在工作人员的提示下,到市残联登记了培训和就业需求。可我没放在心上,世上哪有免费的午餐!在我失明前,就是私立培训老师,不就因为失明失业的!她说市残联过几天要开办免费盲人电脑培训班,问我愿不愿意参加?还真有一盘免费的午餐摆在我面前了。我一时回不过味,竟然无语。她误会了我的沉默,大概以为我在担心出行的问题,继续劝说,我们有专门的大巴车接送,午饭我们也包,到时候,我们残联的工作人员也随班去……
我当然去啦!残联工作人员为我们引路、送水、端饭……就像家人陪伴在我身旁,我是第一次接触到除我之外的盲人,想不到,盲人的笑声是那么多,盲人可以做的那么多!听说还有面向全国发行的《盲人月刊》……感受颇多,不吐不快,也不怕编辑老师见了我的字笑话,用了一沓纸写了篇《春暖花开》,居然印成豆腐块大文章,发表在《呼市残联月报》上。第二篇文章我就用上了培训所学,我家那台旧电脑安装了语音读屏软件,也从沉睡多年的死机状态获得了新生,一打开电脑,语音就像放闸的水库,奔涌而出。我的文章开始在本地几个报刊和《盲人月刊》上路面。
太阳每天依然升起,空虚的日子填充得越来越饱满,时间的脚步怎么走快了呢!转眼到了2010年,残疾人事业高速列车停靠在了我的人生站台前,残联要全面建设基层残疾人组织机构,从面到点,一竿子插到底,每个社区、村都要安排残疾人专职委员,呼市残联公开招聘,历经几番资格审查、一次考试、两次面试,我成为第一批上岗的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
又一个春天来了,春天喜欢带来希望,春风给内蒙古的残疾人吹来消息,内蒙古电大成立了残院,听说不少残疾人专职委员已经报名。残联的大门从哪儿开,我现在不用问人,我抓起盲杖就去了残联。报名顺利,而且我因为有呼市教育学院的毕业证,还能直接上本科。还有啊,这是零费用学习,学费内蒙古残联代缴,书费和杂费呼市残联代缴。一个个好消息直冲脑门!天上掉馅饼,我也看不见,想不到这次咣当一个大馅饼落在我这个盲人头上!我成了2011年春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的学生。
我高兴得有点早了。一摞16开本的教科书发下来,我傻眼了。我读不了纸质书,只有转换成电子书我才能听读。学校还从未招收过我这么严重的视力残疾人,听老师说不然你就当个旁听生吧。晚上,我失眠了,数绵羊也没用,是啊,数上万只羊,也没有一只羊是我的。还是想想怎么上这个学。我设计了各种能让我完成学业的方法,而要做到,不仅仅自己要有信心去努力,也要学院给我提供条件和帮助。我躺不住了,起身,怕吵醒父母,戴上耳机,打开电脑,给内蒙古电大残院院长写信。再去上课,交给班主任老师,让她转交。课间休息,有位文质彬彬的中年男老师来机房找我,让我安心学习,学院会创造条件,和我共同努力完成学业。难道他就是学院院长?不会吧,院长会这么快就亲自给我答复?他一离开教室,就有同学兴奋地告诉我,是杨院长来看你!雨过天晴!
之后三年的周末,我是在电大残院的教室和机房度过的。我没有落下一节课,有次下大雪,全班四十多名同学到校的七八人(包括给我陪读的母亲)。老师说真不容易!我周围的老师、领导、亲人如此支持、鼓励、帮助我,我唯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才不会辜负他们。是的,我不仅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还获得了中央电大颁发的阳光奖学金。
是残联的技能培训、继续教育、就业扶持让我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并有专业的知识为残疾人服务。感同身受,我又怎能不尽心尽力,为残疾人事业奉献自己!我走遍了社区每个残疾人家庭,听他们的倾诉,如实向残联上报他们的情况和需求,安慰他们,牛奶会有的,面包也会有的。是的,随着祖国的日益强大,党发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庄严承诺!牛奶面包算得了什么!今天,就连智力残疾人也能到培智班上学了,成年的智力残疾人还能进专门的辅助就业机构,管吃管住靠自己的双手挣钱!这也很平常呀!我们那里也是。要说起残疾人事业发展成就,那可多了!没错。可在三十年前,四十年前,要是有人说以后残疾人会这样,人们会说这真是痴人说梦。
春去秋来,说到秋天,我联想到的第一个词是收成。想想自己的秋收,几年来还没颗粒无收的年景,获个征文奖啦,在报刊上发表几篇文章啦,就在2016年秋,我获得了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颁发的“十二.五”期间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同年,《挎包》获首届中国盲人小小说大赛一等奖。我把这些年的收成储藏在柜子里。这天,我要把中国盲文出版社出版的大字版散文集《岱根塔拉的芦花开了》也放到这个柜子里,摸着一摞了,可再摸,剩余的空间还大着呢!
你也许会说,就是在我们盲人当中,收成比你多的一抓一大把。你讲的故事也不够传奇精彩,谁谁的经历和成就那才叫令人惊奇叹服!是的,我承认,我讲的是凡人故事,要说我讲的有一天成了极为普通普遍的事,不值一提,那也是我的愿望。
残疾,一度成了我人生的段头路,鲁迅先生说,世间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就在那个断点,我在残联这个引路人引领下,迈开了步伐。这条路在人们眼中,是特殊的,上路了,我才知道,还有那么多这样的特殊,我们的残疾朋友走过的路要比我艰险,可他们一路不畏艰险,领略了无限风光。无论我们走的是羊肠小道,还是跋山涉水,我们从不同的起点出发,可我们的初心一样,我们终将会和健全人走到一条大道上,那就是中华民族的复兴!
刘丽波
于2018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