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里,和风送暖,春光明媚,我们在尽情呼吸着新鲜空气,享受这大自然美好恩赐时,并没有忘记这个月所特有的价值,那就是我们要纪念一位战士,一位精神永驻我们心间,激励我们奋勇前进的战士:他就是雷锋——一个名字响铛铛的人物。
1997年年仅16岁的我因患糖尿病引发白内手术失败导致左眼完全失明右眼视力仅剩0.1。23年来我顶着世俗异样的眼光,努力克服身体障碍带来的种种不便,完成学业并于2004年作客长沙人民广播电台星沙之声“命运之帆”栏目,自此一步步走近我深爱的助残事业,2007年我成了一名社区残协专职委员,从此以后我一门心思扑在社区残疾人工作上,协助做好思想工作,讲解有关政策,尽最大能力为之排忧解难,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日常生活中我不遗余力地为残疾人事业奔走效力,平时更是充分利用每一个机会向众多残疾朋友宣扬不等不靠的精神,鼓励他们靠自己的力量勇敢战胜生活的挫折。
上天的不公平让我对身边的人多了一份固有的关心,工作之余我成了一名快乐的志愿者尽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第一次参加志愿服务是在2004年的国庆,我们一大帮残疾朋友跟志愿者去了肖叔叔家。肖叔叔在长沙的残疾人中可以说是小有名气,他因为患有小儿麻痹症,从小就失去了行走的能力,而且说话也不利索,可他凭着敏捷的思维、开朗的性格和坚强的毅力,靠着亲情和友情的扶助,在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中走过了四十多个春秋。这次聚会主要是大家一起吃个团圆饭,打破以往的电话联系,大家面对面的进行沟通,都一一发表自己的看法。下午伴着秋日的凉风与温暖的阳光,我们一路同行去咸家新村游玩。温暖的阳光,清新的空气,户外的风景给大家别样的微笑,我们忘记了烦恼忘记了忧愁,欢声笑语弥漫在空中。这样的聚会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温馨更多的是一份感动,残疾朋友虽然身体残疾但生命依旧充满活力。
让我记忆犹新的是2005年那次全国助残日盲人看电影活动。时常觉得电影就是要用眼睛看的,盲人“看不见就不要去看”,而大众和盲人朋友也接受了这样的观点。看电影除了看画面还是在感受电影的音乐、故事、氛围,加上志愿者的协助,在参与过程中获得感悟和快乐,感受到虽然眼睛看不见光亮但生活依然可以五彩缤纷充满阳光。那年关爱盲人迎新春活动在王府井影城举行,每一位盲人旁边都有一位志愿者为其讲解电影内容。作为一名残疾人也作为一名志愿者我既激动又特别兴奋。王府井影城为了给盲人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特意免费提供了一个电影专场,影城的1号大厅里,盲人们在志愿者的牵引下分别找到了座位。“今天放什么电影?”“幕布在哪里?”“幕布有多大?”大家叽叽喳喳开始议论。“《大电影之数百亿》,一部由香港著名影星曾志伟主演的喜剧片……”志愿者开始介绍即将放映的电影,大厅里顿时沸腾起来。电影在10.30分开演,大厅里顿时安静了许多,除了一对一的窃窃私语,随着电影画面的闪烁,二十几张兴奋的脸在黑暗中特别引人注目。“有一只鸽子飞起来了,哇!突然又掉下去了,掉在楼房中间,楼很高,有几十层。”我给从小失去光明的杨爷爷说着电影里出现的一切。“曾志伟出来没有,长什么样子,多大了?”“还没你高呢!50多岁吧,不过看起来很年轻。”除了要解说电影,还得抽时间回答各种各样奇怪的问题。电影每到精彩处,大厅里总会爆发出一阵大笑。电影在大约两个小时后结束,灯光亮了,大家还坐在座位上说个不停,一些志愿者开始为盲人描述着完整的电影情节,没有人愿意起身离开。“如果再看一遍,我就会更加懂了。”杨爷爷意犹未尽,拉着我的手不停地问着问题。剧情无关紧要,只记得悄然的解说中,盲人朋友们阵阵会心的笑声。舒适的座椅,超宽银幕,美妙的环绕音响,种种印象就如暖暖的阳光披在身上渗透传递再暖到心头。盲人看电影他们看到的是这种被剥夺了的“梦想和意识”的回归,是“平等参与权力”的争取,是人文关怀精神和公益新思维的呼唤,是新时代社会和谐文明进步的诠释。
最让我感觉有意义的是2012年十月七号我跟清风的志愿者一起去岳麓山拾垃圾,因为生病15年,我不曾再登山,有点担心自己爬不上去还怎么跟大家一起宣传环保呢?那天尽管天气很热但大家兴致都很高,特别是随家长一起参加的两个小朋友,不知道是新鲜感还是真正跟我们一样体会到白色垃圾给环境带来的影响特别卖力,坦白说我拾得不是很多,因为身体原因爬山就有点困难了,途中差点想放弃了但终究还是一次又一次的对自己说"不可以放弃"终究胜利的到达终点.内心充满了喜悦。
虽身体这样但我坚持做志愿者服务已经有16年了,组织义工定期去福利院敬老院看望老人小孩,去语言康复中心跟孩子们游戏,帮助无法出门的残疾老奶奶处理日常生活,带领盲人去超市购物散步,为残疾人举办义务电影放映活动并主持残疾朋友联谊会,组织肢残朋友去观光旅游,在网络上组织心灵辅导课程帮助心灵有困境的朋友走出生活的低谷,为山区儿童募集书籍文具,组织义工为患急病的朋友的医疗费用募捐,定期参与血液中心义务献血宣传活动,多次参加畅游湘江、保护母亲河清除河岸垃圾活动,冰灾期间和志愿者一起参与全城铲冰行动,在汶川和雅安大地震中组织义演募捐……在平凡的生活中一次次创造人生的价值、感受到了不平凡的快乐!
工作之余能够认识这样一批人,能够加入志愿者这样的群体,我发现了很多人生的闪光点.在这里让我看到了那种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没有任何矫柔造作,没有任何功利是非,有的只是付出,尽自己力量付出一些能付出的,比如时间,金钱,爱心....不用很多,一点点就够.志愿者这个光荣的身份时刻在影响着我的人生观、世界观。16年的志愿者服务让我深深体会到: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优良传统,志愿者工作正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营造和谐、美好、文明社会氛围的重要方式。志愿者工作传递了爱心,传播了文明。生命需要关爱,社会需要奉献,才有了不为名誉、不为金钱、无私奉献的志愿者。
“这是我应该做的”是雷锋奉献爱心后最铿锵的回答,也是《雷锋日记》里最朴实却最感人的字句,对于志愿服务我亲力亲为,主动关心其他同事朋友,用我的努力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他们做这些或许只因不图名不图利,单纯的希望可以为大家尽些力量,我更多的则想证明自己虽然身体残疾但也可以帮助别人。
作为一名志愿者我很快乐。从事志愿服务工作,使我不断成长,思想得到了升华,懂得了感恩,也培养了我做事认真、乐于奉献、有责任心及坚韧不拔的性格。服务社会是我的信念,尽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前进的动力。每次志愿服务都能让我的心灵得到净化,我不求回报,因为我已经享受着为别人服务的快乐,爱心可以延续,热情也可以感染,因为每个人都有一颗善良的心。帮助他人是我人生最大的乐趣,那怕只是跟他们聊聊天也别有一番风味。当你真心付出的时候,进入到他们的回忆里,跟着他们的喜而喜,悲而悲,已融入到他们的世界里,这种感觉我真的无法用言语表达.
新时代的雷锋精神不需要轰轰烈烈,就是用自己平凡的生命创造出不平凡的人生!或许身患残疾的我是不幸的,但我从不对命运妥协、低头,从未将自己放在残疾人的位置上,总是努力自强,勇敢战胜一切困难险阻;或许在做志愿服务的道路上我会有太多的不方便,但我始终用坚强乐观的精神帮助感染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