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老师又要走了。孩子们都留下了眼泪,支教老师占米娜的双眸也滚动着泪花,但她还是走了。她是崭露头角的歌坛新秀,为了奉献爱心前来支教的,已经两个月了,她是很忙的,不能不走了。
可是,支教老师一走,这群来自附近五六个自然村的十来个孩子又要散伙了。这是一群贫困的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都是在遥远的城市里打工,这些孩子都是由年迈的爷爷奶奶照管着,有的甚至是邻居叔叔伯伯照管着。这群孩子年龄也参差不齐,最大的十三岁,最小的六岁。占米娜哽咽着安慰孩子们说:“新的支教老师会来的。”
孩子们也知道,新的支教老师会来的。以前,支教老师已经来过好几位了,有的教了两个月,有的教了三个月,最长的教了四个月半(一学期)。而新的支教老师什么时候会来?谁也说不清。十二岁的石娃说:“我们干脆自己上城里去请老师,听我爸说,城里人个个都认识字的。”
孩子们都说这办法好。
十三岁的曼妞带着五个小男孩出发了,由石娃驾牛车,直奔城里。这群从来没有上过城里的深山里的孩子,怀着对城市的向往一路颠簸,一次次迷路、问路,经过整整一天一夜,终于望见了城市的高楼。牛车不能进城,只好停在郊外,由石娃看守,曼妞带着四个小男孩走进城去。
城里很热闹,曼妞他们见了戴眼镜的就请求他们到山村里当老师,说那里的蔬菜、水果都是没有污染的,山中还有野味。可是,人家总是以很惊讶的目光看着这群破破烂烂的孩子,说自己不会教书。受到无数次婉拒之后,孩子们终于失望了。这时候的他们真是又累又饿。怎么办?曼妞说:“我们回去吧……”可是四个小男孩都不愿回去。这时,远处传来好听的歌声,曼妞就带着他们朝歌声走去,前面出现了一个公园,公园里有一座凉亭,凉亭里坐着许多老奶奶老爷爷,一个双目失明的小伙子在唱歌,一曲唱罢,老奶奶老爷爷们就朝小伙子的铁罐里扔硬币。
曼妞带着四个小男孩站在凉亭外面,听着,看着。
这时,有位老奶奶说:“小伙子,你会讲故事吗?我们还想听故事。”
“我给你们讲《敌后武工队》,喜欢听吗?”小伙子说。
“我们就爱听这些老故事!”
于是,小伙子就娓娓地讲起来,讲着讲着,凉亭里面的老奶奶老爷爷们都听得入了迷,凉亭外面的曼妞他们也听得入了迷。小男孩们悄悄对曼妞说:“把这位盲人叔叔请回去,请他教我们唱唱歌,讲讲故事也好呀!”
曼妞点点头。故事正讲到紧要关头,小伙子要卖个关子,便停了下来。曼妞带着小男孩们走进凉亭,对小伙子说:“叔叔,你的故事讲得真好!我们是一群留守儿童,我们想请您做我们的老师。”
“可是我眼睛看不见,怎么教书啊?”小伙子为难地说。
“教我们唱唱歌,给我们讲讲故事也好啊!”四个小男孩恳求着,在小伙子面前跪下了。
这下可把老奶奶老爷爷们感动了,纷纷要求小伙子去担任这群可怜的孩子的老师,并纷纷凑起钱来,我五元,你拾元,他二十元,甚至有一百元两百元的,合起来交给小伙子:“拜托了,你眼睛虽然看不见,但我们相信你,年轻人,你会有办法的!”
就这样,孩子们把一个双目失明的老师请进了深山沟里。老师姓姜,孩子们都叫他姜老师,姜老师给孩子们上的第一节课是唱歌课,教的是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第二节还是唱歌课,第三节上什么课,孩子们心里想,肯定是讲故事了。但姜老师说,第三节课上语文课!孩子们大吃一惊,这语文课怎么上?只见姜老师把黑板摸来摸去摸了好几遍,然后摸索着用粉笔在黑板上一笔一划地写上:“起来!不愿做奴隶里的人们,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然后,他念一遍,让孩子们跟一遍,先是一句句地念,然后是一个字一个字地念。由于姜老师眼睛看不见,他念某一个字的时候,手指却点在了旁边的字上。曼妞看了,连忙走上去拿起教鞭,说:“姜老师,您就按顺序一个字一个字地念下去,我一个字一个字地点下去,让大家一个字一个字地跟下去。”这样,困难果然解决了。从此,姜老师一边教唱歌,一边用歌词上语文课,使孩子们识字更记得牢。
然而,曼妞觉得,课本还是要学的。她把课本里的生字都圈起来,放学以后到村外的大路上去问过路的行人。可是这深山僻壤过路的人很少,偶尔遇上一两个人也不识字。姜老师知道这事以后,就对曼妞说:“你把生字用手指一笔一划地写在我背脊上,我能认出来。”从此以后,曼妞每天晚上在姜老师的背脊上学生字,然后朗读课文。她三四遍读下来,姜老师心里也能背诵了。第二天两人一起上讲台,上语文课的难题终于攻克了。
这时候,新的支教老师又来了。新的支教老师又是一个美女,让孩子们感到惊奇的是,新的支教老师突然抱住姜老师痛哭起来:“姜鹏,我寻找了你整整两年了啊……”“苏娅,我双目失明了,不能拖累你一辈子呀……”
两个月以后,苏老师又要走了,而且要带着姜老师一起走。姜老师不愿走,曼妞也不让他走。苏老师对曼妞说:“我们该结婚了,新的支教老师还会来的。”
曼妞说:“新的支教老师还会走的。等我长大了会嫁给姜老师,我们一起给孩子们上课。”